际华三五三九制鞋有限公司始建于1912年10月,旧址在北京东城禄米仓,直属北洋军阀政府陆军部,名为北平被服厂(其前身是清朝北洋水师被服作坊),利用陆军第六镇保存的缝纫机开工生产。
1913年春,工厂添置了部分设备,聘用德国技师开始大规模生产军用被服。
1916年2月,工厂改由袁世凯政府直接管辖后又加以扩充,设立艺徒班,先后训练技术工人500人作为生产技术骨干力量。
1918年,工厂复归陆军部管理。
1928年11月,工厂改由中华民国政府军政部军需署管理,并在天津设立分厂。
1933年6月,工厂因“滦东事变”奉命南迁到湖北武昌,同年7月,与湖北被服厂合并,改名为军政部武昌被服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避免日机轰炸,工厂于1938年1月奉命迁移到四川重庆江津县大西门外,同年4月,改为军政部被服厂。
1943年5月,位于重庆南岸的军政部第四被服厂并入本厂。
1946年6月,工厂隶属国民党联勤总部重庆被服总厂,命名为江津被服厂。
1950年1月,江津被服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被服三厂接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后勤部被服厂。
1953年,工厂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后勤军需生产部五〇六工厂。
1957年工厂交江津手工业局管理,命名为四川省江津专区地方国营五〇六工厂。
1967年7月回归总后,工厂被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九工厂。
2000年工厂移交中央企业工委、国务院国资委,隶属于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使用新的注册名称为重庆三五三九鞋业总厂。
2007年工厂改制,成立了际华三五三九制鞋有限公司。
附:
际华三五三九制鞋有限公司隶属关系和名称变化一览表
时间
隶属关系
名称
1912年10月
北洋军阀政府陆军部
北平被服厂
1916年2月
袁世凯政府
北平被服厂
1918年
北洋军阀政府陆军部
北平被服厂
1928年11月
中华民国政府军政部军需署
北平被服厂
1933年7月
中华民国政府军政部军需署
军政部武昌被服厂
1938年1月
中华民国政府军政部军需署
军政部被服厂
1946年6月
国民党联勤总部重庆被服总厂
江津被服厂
1950年1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被服三厂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后勤部被服厂。
1953年2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后勤军需生产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后勤军需生产部布鞋工厂
1953年8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后勤军需生产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后勤军需生产部五〇六工厂
1954年8月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后军需生产部西南军需生产管理局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后军需生产部西南军需生产管理局五〇六工厂
1955年1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勤务部军需生产部西南军需生产管理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勤务部军需生产部西南军需生产管理局五〇六工厂
1956年10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勤务部军需生产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方勤务部军需生产部五〇六工厂
1957年10月
四川省江津专区工业局
四川省江津专区地方国营五〇六工厂
1958年11月
四川省江津县工业局
四川省地方国营江津县五〇六工厂
1962年4月
四川省江津县手工业管理局
四川省地方国营江津县五〇六工厂
1963年3月
四川省江津县工业局
四川省地方国营江津县五〇六工厂
1967年7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工厂管理部第三生产管理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九工厂
1969年10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企业部西南物资工厂管理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九工厂
1976年5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后勤部工厂管理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九工厂
1977年3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后勤部工厂管理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九工厂
1981年1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工厂管理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九工厂
1982年9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生产管理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九工厂
1988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五三九工厂
2000年
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三五三九鞋业总厂
2007年
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
际华三五三九制鞋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际华三五三九制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