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临控”利器
让规避执行无处遁形
被执行人长期规避执行,下落不明怎么办?公安“临控”措施如一道光,照亮了“找人难”的执行路, 近日,恩施市人民法院崔坝法庭依托“法院+公安”联动执行机制,成功临控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推动案件快速执结,有效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01
被执行人“消失”,执行陷困境
八年前,李某以投资工程需要资金为由陆续向赵某借款共计70余万元,借款到期后,因李某未偿还本金及利息,赵某诉至恩施市人民法院。2022年5月30日,经恩施市人民法院审理判令:李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还赵某借款本金78.75万元及利息。判决生效后,李某不仅没有偿还欠款,甚至通过更换手机号、住址、工作单位等方式,让赵某无法与之取得联系。2023年7月,赵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02
临控抓捕,被执行人“现形”
法庭通过执行查控,李某名下仅有车辆一台,由于无法掌握李某某及其车辆的具体位置,导致执行陷入僵局。经执行干警多次传唤,李某某依然拒不到庭,亦未发现李某某踪迹,鉴于此,执行法官决定向公安机关申请临时布控。
“恩施市人民法院崔坝法庭,我局已查控到你处报送临控人员李某某,请接收办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11月12日,通过恩施市公安局的布控,在重庆被发现了消失了大半年的李某的踪影。
03
司法拘留,迫于压力忙和解
“李某,我是恩施市人民法院崔坝法庭郭韶华,鉴于你拒不履行本院生效判决确定的还款义务,我院决定将你拘留十五日。”突然接到法官电话电话李某慌了神,一听说要对自己进行强制拘留,连连求情,并表示:“别别别,我现在人在重庆,我马上买票回恩施,能不能再协商一下还款期限...”
隔日,李某从重庆赶到恩施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同申请执行人赵某协商执行和解事宜。迫于司法拘留的威慑,李某也明白了一味的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李某表示自己愿意拿出最大的诚意去解决问题:“我现在在重庆做事,收入不稳定,多的话每个月能有2-3万,能否请法官帮忙协商一下,搞个分期付款。”
鉴于李某目前并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为全力维护胜诉方的合法权益,经过一上午与当事双方的反复沟通协商,在法官的主持下,李某与赵某最终达成和解长期履行协议,并约定分期付款时间与金额。
现实中,许多被执行人企图通过“消失”来逃避执行,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逃避执行,终受制裁,人民法院不会放过一丝线索,不会让每一笔可供执行的财产旁落,公安机关的“临控”措施就是为被执行人撒下的“天罗地网”,充分发挥法院和公安机关信息化优势,对长期躲避执行、规避执行,无法查找其下落的被执行人,按照相关程序发出协查通报,联络各地公安机关进行搜索,实施网上追逃,通过信息平台系统查询被执行人的下落,对被执行人的行踪及时准确定位,让“老赖”寸步难行,无处遁形。
在这里,恩施市法院提醒被执行人,切莫心存侥幸,要积极主动地履行生效判决文书所确定地义务,一味逃避执行不但会给自己地生产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会受到“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司法拘留”以及更严重的法律制裁。
原标题:《执行动态丨用好“临控”利器 让规避执行无处遁形》
阅读原文